企業(yè)銷售活動中特殊問題的稅收籌劃技巧——自產自用計稅價格的籌劃

來源: 編輯: 2004/02/16 14:10:33 字體:
    二、自產自用計稅價格的稅收籌劃技巧

    (一)稅收籌劃原理

    工業(yè)企業(yè)自制產品、半成品用于生活福利設施、專項工程;基本建設和其他非生產項目用于銷售產品或者提供勞務,以及用于饋贈、贊助、集資、職工福利、獎勵等方面的應稅消費品,于移送使用時,按照規(guī)定的稅率計算繳納消費稅。稅法規(guī)定,計稅依據(jù)為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,沒有同類產品銷售價格的,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。

    目前同一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高低不同,企業(yè)為避稅可按較低的銷售價計算納稅。

    按組成計價價格計算納稅,其公式為;

    組成計稅價格=(成本十利潤)÷(1-消費稅稅率)

    應納稅額=組成計稅價格×適用稅率

    (二)典型案例分析

    [案例2]

    某企業(yè)按統(tǒng)一的原材料、費用分配標準計算企業(yè)自制自用產品成本為14萬元,成本利潤率為25%,消費稅稅率為10%,其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稅消費稅計算如下:

    組成計稅價格=(14十14×25%)÷(1-10%)=19.4(萬元)

    應納消費稅。=19.4×10%=1.94(萬元)

    采用降低自制自用產品成本辦法,成本為10萬元時,其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消費稅計算如下:

    組成計稅價格=(10十10×25%)÷(1-10%)=13.9(萬元)

    應納消費稅=13.9×10%=1.39(萬元)

    少納消費稅=1.94-1.39=0.55(萬元)

    (三)結論與啟示

    由于成本是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的重要因素,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組成計稅價格的高低,影響稅額的高低。而產品成本又是通過企業(yè)自身的會計核算計算出來的。按照會計制度的核算要求,很多間接費用如制造費用要通過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步驟的成品、半成品及產品中間進行分配,最后計算出產成品、半成品的成本。可見,只要將自用產品應負擔的間接費用少留一部分,而將更多的費用分配給其他產品,就會降低用來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的成本,從而使計算出來的組成計稅價格縮小,使自用產品應負擔的消費稅相應地減少。
推薦閱讀